《服装材料学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、服装设计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,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。本学期有四位教师分别承担了22级4个班级的《服装材料学》教学任务。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,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材料组就该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等问题,进行了多次认真讨论,提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,分享了各自的教学实践经验。
在实际教学过程中,几位老师提出存在的问题:学生在学习《服装材料学》课程前,没有纺织前期基本知识,有些概念抽象、专业性强、牵涉纺织内容繁多,对该课程学习普遍存在畏惧心理;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、自主学习能力欠佳等。老师们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并逐步在教学设计中进行改变。例如,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;期末成绩由线上线下学习、考勤、章节测试、作业等多个环节构成,注重实际应用等;对学生提出的困惑及时回复,对合理的建议积极采纳;在充分考虑课程特点,采用了课堂授课、线上自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等多种方法进行探索,同时强化该课程在线学习过程和多元考核评价,尽量提高学习兴趣。
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,加入课程思政内容的路径和方式也很重要。10月18日下午,对于该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路径,也进行了专门讨论与分享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,是中华民族千年来民族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延续,是在大学生心中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别途径。非遗纺织,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,除了根据课堂上融入纺织非遗优秀服装材料文化外,还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,精准提供教学资源,向学生发布在线开放课程和专题纪录片链接,如《纺织非遗:让世界读懂中国之美》、《非遗纺织之美与时尚应用》、《丝绸文化与历史》、《岭南衣裳》、纪录片《纺织的故事》、《锦绣纪》等。实践证明,具有专业背景的思政课程,让学生更容易接受,教学效果更好。
撰稿:万志琴 审稿:陈刚 签发:陈学军 责任编辑:郭立峰